当前位置: 主页 > 聚焦 > 详情
斯皮尔伯格自传电影《造梦之家》:唯有爱与电影不可辜负 速读

来源白羽居士   2023-05-28 02:33:46

如果你喜欢电影,那就肯定知道史蒂芬斯皮尔伯格。如果你想了解他的童年经历,那就不能错过这部史蒂芬斯皮尔伯格亲自导演、亲自撰写剧本,讲述自己童年故事的电影。这是一部获得了95届奥斯卡金像奖提名、80届金球奖、7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奖的电影。


(资料图)

那么这位影响了世界影坛的导演是如何解读自己的艺术人生?今天白羽就跟大家好好聊一聊。

一、电影人生

如果你真的是怀揣一颗朝圣的心去看这部电影,估计是满怀期望的去,然后骂骂咧咧的回。因为在这部长达150分钟的电影中,史大爷压根就没讲过自己究竟是怎么拍出《辛德勒名单》、《ET》、《夺宝奇兵》这些享誉全球的电影。

史蒂芬斯皮尔伯格的自传电影《造梦之家》其实就讲了三件事:

男主从小热爱电影,在拍摄家庭聚会电影时,发现 自己老妈出轨了隔壁王叔叔。

妈妈很不开心,还打了男主。男主给她看了自己拍摄的小视频, 老妈立刻决定跟老爸搬家。

学校人高马大的男孩子欺负男主,于是拍了小视频俘获了男同学和女同学的芳心, 老妈回去跟隔壁王叔叔结婚。

这部电影看上去之所以显得冗长且无聊,主要是因为我们对斯皮尔伯格其实知之甚少。目前国内一共只有两本研究他的书,一本是约翰巴克斯特著的《一个新好莱坞电影人的传奇》和伊丽莎白.费伯著的《史蒂芬.斯皮尔伯格》。

老白作为一名负责的UP主,一个知识丰富的影评人,绝对不会将他的这部电影孤立看待。而是把他的这部电影作为前后呼应,相互关照的视域中去, 分析一下斯皮尔伯格是如何凭借天才的思维和非凡的感触将电影作为艺术推向世界巅峰。

二、人生电影

在史大爷小时候,父母带他去看了一场名为《火车之难》的电影。第一次看电影,史大爷整个人都惊呆了。在回家的小汽车上,父母问他光明节想要什么礼物,史大爷就要了一辆玩具有轨小火车。

史大爷做梦都是火车跟小汽车相撞的镜头, 于是他就利用修理电视机的钱,一节一节地买了回来拼成了一列长长的玩具有轨火车。 火车呜呜地开动了,全家人都开心极了。

到了夜里,史大爷独自一人还在玩这辆小火车。他在火车轨道上放了一辆玩具小轿车,轿车上塞了一个制片人,完美地再现了电影《火车之难》的经典镜头。

爸爸还以为他是个不爱惜玩具的“熊孩子”,只有妈妈才明白他的想法:你想看撞车,那就用爸爸摄像机拍下来,你就可以一遍又一遍的观看了。

一代电影大师的拍摄生涯,就这样被启蒙了。 人们常说:童心即诗心,儿童的天性就是以诗意的眼光理解宇宙和人生的。 如果爸爸当时能懂他,那么世界上极有可能会多一名物理学家。

在电影中,妈妈为史大爷点亮了8根蜡烛,代表着他这一年刚好8岁。实际上,斯皮尔伯格在12岁时,利用8毫米摄影机以及电动火车模型拍摄了一部片长3分钟的家庭电影《火车之难》。

史大爷电影中的“儿童情结”也与他特殊的家庭背景有关。 斯皮尔伯格从小生活在有着三个叽叽喳喳小妹妹的单亲家庭中,她们给斯皮尔伯格的童年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如果是一般的父母,下大雨的时候一般都会把孩子安置在家里。史大爷的妈妈会带着几个孩子驾车去看龙卷风。在路上,庞大的飓风刮断了电杆,电线火化四溢。雨点大颗大颗地敲打在汽车玻璃上,情绪崩溃的妈妈扭头说了一句“事出必有因”。

这一幕,后来就被史大爷用在了他的代表作《侏罗纪公园》当中。事实上,在斯皮尔伯格的电影画面中经常会出现庞然大物。

在《追杀》中,它是疾驰而来得集装箱卡车;

在《大白鲨》中,它是那只凶猛无比的大鲨鱼;

在《第三类接触》中,它是巨大的外星飞碟;

在《夺宝奇兵》中,它是藏宝洞滚滚而来的石球。

这种“庞大大物”,是一种令人恐惧的超级力量,这会给观众带来更紧张、更惊险的心理刺激。斯皮尔伯格总是以触目惊心的镜头大幅度地运动和切换,渲染出一幅幅令人叹为观止的画面。

当斯皮尔伯格从影之初,他爱幻想的风格就初露端倪。他在少年时代拍摄的第一部习作16毫米科幻片《火光》——就是一部科幻片。

该片讲述的是一群科学家探测夜空神秘光亮的科幻故事, 斯皮尔伯格的全家都出演角色。整个制作从撰写故事到选取演员,从头至尾全由斯皮尔伯格一人负责 。

影片放映后,不仅收回了电影制作成本,而且还赢利一百美金。从这部片就可以看出斯皮尔伯格爱幻想的电影根基。此后,当他凭借《大白鲨》名震影坛之后,便以一系列充满奇思怪想的故事拉开了当代幻想电影的序幕。

三、人生无常

在电影中,史大爷从小就喜欢用父亲给他的摄像机摄录家里人露营旅行和家中日常生活。

正是这次在拍摄家庭露营的过程中, 他无意间发现了妈妈出轨隔壁王叔叔的证据 。在他播放电影衣柜中,隐藏着母亲出轨的秘密。

如果你仔细回忆《ET》,其实外星人的藏身之地就在衣橱当中 。小主人公的母亲——一位因为夫妻离弃而饱受心灵煎熬的中年妇女,在知道事情的真相后,用那母性的关爱和同情,一直支持着孩子们的“回家”行动。

ET的故事始终以“回家”为创作支点,当小主人公逐渐了解外星人之后,童真、友爱让他意识到必须承担护送外星人回家的责任。随着故事的发展,童真和母爱让外星人终于踏上了回家的路。

外星人的外形就是模仿的一个小孩的形状:大脑袋、大眼睛。他的思维也是孩子式思维:对人友善;不会伤害别人;长久离家,思家心切,看到谁都会发出“回家”的请求。

外星人对于不可知世界,表现出一种“人之初,性本善”的童心。他是和平友善的使者,而护送他们的那道强逆光仿佛是光明的化身。 在这则成人的章话中,人跟外界的关系恢复到最纯朴、最本质的阶段,即人有沟通的需求,只有在跟他人的沟通中,才能相互 理解、增进友情、消除敌意。

看着母亲越来越憔悴,父母最终选择了离异,使得斯皮尔伯格受到很大打击。 为了排遣孤独的情绪和这种单调的生活,斯皮尔伯格最有效的抗拒现实的方法就是回到自己的幻想中去,通过拍电影来驱除寂聊。

在史大爷的电影《人工智能》中,一个机器人孩子戴维执着而又徒劳地追逐妈妈的爱。然而,妈妈却无情地将他抛弃。 他痴痴地望着人类妈妈给自己的孩子讲“蓝仙女”的童话故事,并将这一幕场景永久地保存在记忆中去。

观众在泪眼婆娑中重温已经失落的童年梦幻,也许唤醒的潜埋着的童年生命感觉。

面对巨大的飞腾而去的飞船,我们似乎得到了这样的启示:对不同个体的关怀,包括对那些看来是“异类”的理解、关爱和包容,都应该是人类应该树立的宇宙大家庭的意识。

白羽点评:斯皮尔伯格影片中的家庭大多都是残缺和不圆满的,而那些出生入死的主人公们去冒险的意义就是去拯救那些正在残破的家庭。想象是儿童的天性,这是一种最富诗意、最富创造性的天性。 难得的是成年的斯皮尔伯格依然保持着一颗童心,他常把童年的回忆碎片和细节经历投射、再现于银幕之上,以儿时记忆作为跳板我们勾勒出一个极具艺术想象力的电影世界。 斯皮尔伯格如今已经古稀之年,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应该是激情消散、安享晚年的日子。斯皮伯格还在追逐自己的电影之梦。就像他在《造梦之家》中的台词:我觉得我就是我的电影。我知道我所有的电影也就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