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黄颖琳
近期,有网友反映,广州个别市场存在“鬼秤”、短斤缺两问题,引发社会关注。8月18日,羊城晚报记者跟随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前往海珠区沙园西华市场,开展突击检查和专项督导。
(相关资料图)
已有市场档口被挂牌公示
现场,执法人员使用1千克标准砝码对肉禽、水产、蔬菜、水果等摊档的电子秤逐个称重检测,严格核准计量器具是否存在缺斤少两等作弊现象,并检查电子秤等计量器具是否依法申请检验并在有效期内使用、封签是否完整、是否加贴检定合格标志等情况。
记者留意到,在此次检查中,绝大多数电子秤重量显示为1.000千克,其中有一台显示为1.005千克。执法人员解释:“这种5克左右的跳动偏差不一定是主观故意的作弊,有可能电子秤较为老旧或有沉积,但也会提醒商家及时更换新秤、减少误差。”
记者还发现,西华市场东场F6档口被挂上了一个显眼的“告示牌”,上面说明“此档短斤缺两,现特予以公示。停档三天”。对此,沙园西华市场黄场长表示:“我们根据抖音等平台线索,发现这家卖鱼档口存在‘叫大’问题,比如一条鱼未够六两,但商家会说成六两半,而顾客看不到秤的数值。对于这种不诚信经营的行为,市场及时处理并作出相应警告和处罚,日常也会不间断地抽查。”
据了解,西华市场在市场管理处、摊档出口处等地方摆放了4台公平秤。前来使用的市民陈小姐表示,平时买完肉菜都会主动过来用公平秤进行计量,准确度高,也图个安心。
广州查处计量违法案件218宗
如何护航广州街坊买得“秤”心如意?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计量处副处长杨江玲表示,6月中旬抖音、小红书等自媒体博主曝光广州存在“短斤缺两”行为以来,广州市市场监管部门迅速核查处置投诉举报,组织开展电子计价秤综合整治行动,对制造、销售、使用电子计价秤进行计量专项检查,从严查处计量作弊等违法行为,督促市场主办方落实管理责任,净化市场计量秩序。截至目前,全市检查电子计价秤约1.5万台,查处计量违法案件218宗。
接下来,市场监管部门将继续深入开展电子计价秤综合整治行动,加强电子计价秤制造、销售环节的源头监管,围绕计量作弊行为突出的使用场所加大暗访和检查力度,从严从重查处计量作弊违法行为,并进一步压实、激活市场主办方管理责任,宣传科普电子计价秤作弊辨别方法,加强日常监管措施,完善长效监管机制,维护消费者权益,营造一个安全、放心、满意的市场消费环境。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题图 | 视觉中国责编 | 董鹏程校对 | 谢志忠